昨天,大柵欄街道石頭社區開展了“鄰裡守望 傳遞親情”關愛空巢老人服務活動。社區志願者們為老人送上“莊臣福”字和節日問候。
  本九份民宿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記者 鞏崢 通訊買屋員 陳虹
  昨天下午,600多條溫馨中略帶酸楚的短信,從西城大柵欄街道網房屋貸款絡平臺發出。發送的對象,是轄區600餘戶空巢老人的子女。短信言辭懇切,“懇請”子女們,快過年了,再忙也回來看看爹媽。發送短信的現場,有的老人潸然淚下。
  600條短信喊子女網站優化“回家看看”
  “望您停下忙碌的腳步,看看年邁的父母,盡反哺跪乳之心,感飲水思源之恩……”昨天,在石頭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剛把短信內容念出來,不少老人就已眼眶濕潤,在場的社工看在眼裡無不動容。
  年逾古稀的王秀蘭老人說,兒女大概一周回來看望自己一次。但其實,她每天都會想孩子們,可又不願意打電話,生怕打擾。一旁的劉文魁老人也附和道,三個兒女分別住在大興、昌平、海澱,大概每個禮拜天來一次,於是他就和老伴兒李廣蘭一起,一天一天算著日子,盼著早點到星期天。
  在整個大柵欄9個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占到地區總人口的24.5%,其中有900多位是像王秀蘭這樣的空巢老人。這900多位空巢老人,子女有的長年在國外,目前能聯繫上的只有600餘位。於是,就有了昨天下午發出的這600餘條短信。
  志願者陪一周不如兒女伴一天
  給兒女們發短信的主意,是由街道石頭社區的老街坊們發起的。
  在石頭社區,65歲以上的老人占四分之一,空巢老人有83位。平日里,他們子女不在身邊,一直是衚衕里51位老街坊組成的義務助老隊幫忙照看。助老隊分為五組,每組負責10多位老人,每周至少探望兩次,洗紗窗、換門帘、買菜、做飯、買煤氣、陪著過節……
  社區一位75歲的王姓老人,一兒一女都不常回家。眼下,老人又開始打點滴了,攙扶著她跑醫院的,是助老隊隊員。隊員們也都上有老下有小,有時實在忙不過來,就由鄰居的保姆義務代勞。
  助老隊的楊淑香向記者坦言:“現在助老隊的平均年齡也已達到52歲,早晚有一天,我們也乾不動了,這個班誰來接?能不能想個長久之計?”
  更讓楊淑香揪心的是,每次和老人聊天時,提起兒女,老人們都格外精神。“尤其是閨女、兒子給買了禮物的時候,老人高興得跟孩子一樣,可得好好顯擺一陣呢。”楊淑香說,她意識到,兒女的愛,對於老人來說無可替代,即便助老隊再怎麼無微不至,也取代不了兒孫繞膝帶給老人的慰藉,“我們陪一周,都不如兒女在身邊待一天。”因此,楊淑香和其他隊員們萌生了以社區的名義請兒女們回家看看老人的想法。
  期盼短信比法條更有效
  昨天下午,600餘條短信已全部發出。這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的幾天,他們會隨時統計女子們的反饋情況。
  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但在實際中,此規定常常難以兌現。
  “‘常回家看看’已被列入了法律,近來一起起相關案件,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關註。”街道負責人說,看望老人,本來是一件讓人心生溫暖的事,用法律來要求似乎有些冰冷,他們更希望這些溫馨的短信能起奇效,能讓兒女們記住:再忙,也別忘了回家看看爹媽。  (原標題:快過年了,再忙也回家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ueybnib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